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实训中心。设有65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1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1亿元,馆藏图书216万余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84人,全日制在校生20021人。
一、学校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立足于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南,服务基层,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地处陕南秦巴地区,积极融入陕西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以服务西部地区人才需求、文化需求、经济社会需求为服务面向定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和工程教育,教师教育类和工程教育类专业合计占学校专业总数的56.92%。
表一 陕西理工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 |
学科门类 |
1 |
经济学 |
020101 |
四年 |
经济学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20401 |
四年 |
经济学 |
3 |
法学 |
030101K |
四年 |
法学 |
4 |
思想政治教育 |
030503 |
四年 |
法学(师范) |
5 |
学前教育 |
040106 |
四年 |
教育学(师范) |
6 |
体育教育 |
040201 |
四年 |
教育学(师范) |
7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040203 |
四年 |
教育学 |
8 |
运动训练 |
040202K |
四年 |
教育学 |
9 |
汉语言文学 |
050101 |
四年 |
文学(师范) |
10 |
汉语国际教育 |
050103 |
四年 |
文学 |
11 |
英语 |
050201 |
四年 |
文学(师范) |
12 |
日语 |
050207 |
四年 |
文学 |
13 |
广播电视学 |
050302 |
四年 |
文学 |
14 |
秘书学 |
050107T |
四年 |
文学 |
15 |
历史学 |
060101 |
四年 |
历史学(师范) |
16 |
教育技术学 |
040104 |
四年 |
理学 |
1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070101 |
四年 |
理学(师范)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070102 |
四年 |
理学 |
19 |
物理学 |
070201 |
四年 |
理学(师范) |
20 |
化学 |
070301 |
四年 |
理学(师范) |
21 |
应用化学 |
070302 |
四年 |
理学 |
22 |
地理科学 |
070501 |
四年 |
理学(师范) |
23 |
生物科学 |
071001 |
四年 |
理学(师范) |
24 |
应用心理学 |
071102 |
四年 |
理学 |
25 |
应用统计学 |
071202 |
四年 |
理学 |
26 |
环境科学 |
082503 |
四年 |
理学 |
2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202 |
四年 |
工学 |
2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080203 |
四年 |
工学 |
29 |
工业设计 |
080205 |
四年 |
工学 |
30 |
车辆工程 |
080207 |
四年 |
工学 |
3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080301 |
四年 |
工学 |
3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401 |
四年 |
工学 |
33 |
金属材料工程 |
080405 |
四年 |
工学 |
3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080407 |
四年 |
工学 |
3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080501 |
四年 |
工学 |
3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80601 |
四年 |
工学 |
37 |
电子信息工程 |
080701 |
四年 |
工学 |
38 |
通信工程 |
080703 |
四年 |
工学 |
39 |
自动化 |
080801 |
四年 |
工学 |
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四年 |
工学 |
41 |
网络工程 |
080903 |
四年 |
工学 |
42 |
土木工程 |
081001 |
四年 |
工学 |
4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081301 |
四年 |
工学 |
44 |
环境工程 |
082502 |
四年 |
工学 |
45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082702 |
四年 |
工学 |
46 |
建筑学 |
082801 |
五年 |
工学 |
47 |
生物工程 |
083001 |
四年 |
工学 |
4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20102 |
四年 |
工学 |
49 |
工业工程 |
120701 |
四年 |
工学 |
5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080714T |
四年 |
工学 |
51 |
工程管理 |
120103 |
四年 |
管理学 |
52 |
市场营销 |
120202 |
四年 |
管理学 |
53 |
财务管理 |
120204 |
四年 |
管理学 |
54 |
人力资源管理 |
120206 |
四年 |
管理学 |
55 |
图书馆学 |
120501 |
四年 |
管理学 |
56 |
物流管理 |
120601 |
四年 |
管理学 |
57 |
电子商务 |
120801 |
四年 |
管理学 |
58 |
工商管理 |
120201K |
四年 |
管理学 |
59 |
会计学 |
120203K |
四年 |
管理学 |
60 |
旅游管理 |
120901K |
四年 |
管理学 |
61 |
音乐学 |
130202 |
四年 |
艺术学(师范) |
62 |
舞蹈编导 |
130206 |
四年 |
艺术学 |
63 |
美术学 |
130401 |
四年 |
艺术学(师范) |
64 |
视觉传达设计 |
130502 |
四年 |
艺术学 |
65 |
环境设计 |
130503 |
四年 |
艺术学 |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至2016年6月,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共20061人,其中本科生19611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97.75%。自2016届以后,本校无全日制在校专科生。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16年我校本科录取4937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797人,专升本招生140人,新生报到率达到了97.8%。2016年我校在外省共招生929人,占总招生人数18.8%;在陕共招生4008人(本科3868人,专升本140人),占总招生人数81.2%。
陕西省内录取考生中,文科最高分518分(超过二本线58分),最低分为485分(超过二本线25分),平均分491(超过二本线31分);理科最高分496分(超过二本线73分),最低分为450分(超过二本线27分),平均分458(超过二本线35分)。
5.留学生教育及本科生海外交流情况
学校按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依据《陕西理工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学生海外学习交流工作,2016年共有142名学生参与国(境)外各类学习交流活动。
2016年我校招收留学生12人次,均为汉语言进修生,来自日本、挪威、爱沙尼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生师比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084人,外聘教师212人,生师比17.7:1。
学校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57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95%,博士学位2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2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3人(其中教授119人)。
学校现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9人、“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学校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余人。
表二 陕西理工大学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统计表
类别 |
教师数量 |
职称结构 |
正高级职称人数 |
119 |
副高级职称人数 |
284 |
中级职称人数 |
591 |
初级职称人数 |
90 |
年龄结构 |
35岁以下教师人数 |
295 |
36-45岁教师人数 |
625 |
46岁以上教师人数 |
351 |
最高学位 |
博士学位教师人数 |
252 |
硕士学位教师人数 |
574 |
学士学位教师人数 |
237 |
无学位教师人数 |
21 |
表三 陕西理工大学省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备注 |
1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
付兴林 |
2015 |
省级 |
2 |
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关嵩山 |
2015 |
省级 |
3 |
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团队 |
任亚杰 |
2014 |
省级 |
4 |
微生物学科教学团队 |
陈文强 |
2014 |
省级 |
5 |
机械制造课程群教学团队 |
白海清 |
2013 |
省级 |
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冯小明 |
2012 |
省级 |
7 |
植物学科教学团队 |
赵 桦 |
2010 |
省级 |
8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
曾小珊 |
2009 |
省级 |
9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张义明 |
2008 |
省级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
何 宁 |
2007 |
省级 |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主讲教师资格管理,任课教师均通过岗前培训和试讲取得主讲教师资格。
学校坚持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2016年上课教授116人,占教授总数的97.48%。2016年我校开设本科生课程5546门次,其中教授授课426门次,占授课门次总数的7.68%。
3.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持续加大本科教学投入,有效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3827.46万元,生均2000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为14.02%(2014、2015分别为13.01%、13.08%);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003.85万元,生均500元;本科实践经费1610.52万元,生均800元。
4.教学用房、设备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8.78万平方米,生均23.68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24.98万平方米,生均12.73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资产总值30118.6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6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76.64万元。
5.图书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54943平方米,各类阅览室22个,阅览室座位数5400席,图书馆实现了采、编、藏、借、阅、检一体化的网络化服务管理。
学校纸质图书总量216.52万册,生均104.78册;电子图书135.62万种,电子期刊10710种,中外文各类数据库28个,年下载总量138.9万篇次。
6.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拥有完善的网络环境,已建成以万兆为核心、千兆为主干的跨城区大规模园区网,南北校区全面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学校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网上办公系统、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20余个管理服务应用系统。目前正在建设我校数据共享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门户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等。
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校园网汇集了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施普林格期刊数据库、爱思唯尔期刊数据库、师范教育专题数据库等40余个中外文教学科研资源数据库。建立了网络通识课学习平台及省、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促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2016年学校继续大力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立足教师教育和工程教育实际,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系统改革、创业融入、特色发展”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进一步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1)学校专业总数动态保持在6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法学九大学科。
(2)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引领,积极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截至2015年底,学校获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3)加强新专业建设与管理,增加教学软硬件投入,改善了新办专业教学条件。
(4)规范专业建设,制订了65个本科专业的专业标准。
表四 陕西理工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点统计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备注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何 宁 |
2012 |
国家级 |
2 |
汉语言文学 |
付兴林 |
2014 |
省级 |
3 |
经济学 |
关嵩山 |
2014 |
省级 |
4 |
物理学 |
任亚杰 |
2013 |
省级 |
5 |
生物科学 |
霍科科 |
2013 |
省级 |
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冯小明 |
2012 |
省级 |
表五 陕西理工大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览表
序号 |
实验区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1 |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付兴林 |
2015 |
2 |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关嵩山 |
2015 |
3 |
秦巴资源生物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霍科科 |
2013 |
4 |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彭玉海 |
2012 |
5 |
区域资源生物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霍科科 |
2009 |
6 |
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冯小明 |
2008 |
7 |
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张义明 |
2007 |
2.课程建设
2016年学校开设课程2593门总计5446门次,其中选修课1089门,占课程总门数的42.89%。
学校目前已形成了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五大课程平台,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强化课程建设。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按照突出专业主干课,加强专业核心课的思路,进行课程优化重组,形成了由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课程结构。贯彻中省有关精神,在课程体系中增设创业类基础课程和公共艺术类课程,并从2012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
二是深化课程综合改革,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学校积极推进公共平台课程改革,注重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英语”实行分级、分段教学,“大学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学计算机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学物理、大学数学等课程,根据专业培养需求设置不同模块进行选择。2015年学校全面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核心课程质量标准。专业课改革按照“整合课程、强化实践、夯实基础”的思路,对教学内容相同、相近的课程进行了整合优化,减少交叉重复;对同一学科基础(专业大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打通设置;加大专业类课程的实践内容部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三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2015年修订了《陕西理工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鼓励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考核,注重学生能力考核。
四是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学校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改造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35门。引进尔雅通识课程13门,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表六 陕西理工大学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类型 |
级别 |
获准时间 |
1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4年7月 |
2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4年7月 |
3 |
大学物理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4年7月 |
4 |
数控技术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4年7月 |
5 |
动物学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3年12月 |
6 |
材料成形工艺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3年12月 |
7 |
原子物理学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3年12月 |
8 |
理论力学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部级 |
2013年12月 |
9 |
运筹学及其应用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11年10月 |
10 |
市场营销学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11年10月 |
11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12年12月 |
12 |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10年4月 |
13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9年6月 |
14 |
大学物理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8年6月 |
15 |
高等代数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7年6月 |
16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7年6月 |
17 |
中国古代文学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6年6月 |
18 |
动物学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5年7月 |
19 |
机械原理 |
精品(优秀)课程(群) |
省部级 |
2004年8月 |
3.教材建设
学校坚持“以选为主、以编为辅”的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原则,明确教材选用程序,规范教材选用工作。优先选用各级各类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优先选用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教材。
2015年我校教师共编著出版教材35部,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
学校采用项目式管理的方式推进校本教材建设,2015年投入教材建设专项经费15万元,立项资助教材建设项目11项。
表七 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编写出版教材一览表
序号 |
所属学院 |
教师姓名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 |
材料学院 |
张永宏 |
现代薄膜材料与技术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年8月 |
2 |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郭云玲 |
电工学实验 |
高等教育 |
2016年8月 |
3 |
电气学院 |
王春侠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电子工业 |
2016年4月 |
4 |
电气学院 |
袁帆 |
电工学 |
中国电力 |
2016年6月 |
5 |
管理学院 |
何志军 |
财务报表分析 |
煤炭工业 |
2016年8月 |
6 |
管理学院 |
任颖洁 |
物流法规 |
四川大学 |
2016年5月 |
7 |
机械学院 |
崔立堃 |
汽车电子商务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6年9月 |
8 |
机械学院 |
宋春明 |
机械制图 |
重庆大学 |
2016年8月 |
9 |
机械学院 |
张烈霞 |
理论力学练习册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年1月 |
10 |
机械学院 |
张烈霞 |
理论力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年1月 |
11 |
教科学院 |
谭娟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
现代教育 |
2016年3月 |
12 |
经法学院 |
樊安群 |
国际经济学 |
清华大学 |
2016年3月 |
13 |
生工学院 |
耿敬章 |
食品营养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6年1月 |
14 |
生工学院 |
孙海燕 |
食品卫生学 |
科学 |
2016年1月 |
15 |
数计学院 |
陈少波 |
数据库应用技术 |
武汉大学 |
2016年6月 |
16 |
数计学院 |
高虎 |
计算机英语实用教程 |
清华大学 |
2016年6月 |
17 |
数计学院 |
高凯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光明日报 |
2016年3月 |
18 |
数计学院 |
鲁秋菊 |
Access 2007 数据库应用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6年5月 |
19 |
数计学院 |
王树勋 |
微积分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年8月 |
20 |
数计学院 |
肖海蓉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清华大学 |
2016年1月 |
21 |
数计学院 |
杨立夫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年8月 |
22 |
数计学院 |
朱涛 |
C++语言程序设计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年8月 |
23 |
土建学院 |
陈维愿 |
结构力学(上)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6年6月 |
24 |
土建学院 |
张波 |
结构力学(下)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6年6月 |
25 |
土建学院 |
钟运峰 |
房屋建筑学 |
吉林大学 |
2016年5月 |
26 |
文旅学院 |
谯伟 |
世界经济史 |
光明日报 |
2016年9月 |
27 |
文旅学院 |
武凌芸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程 |
国家行政学院 |
2016年1月 |
28 |
文学院 |
陈燕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6年5月 |
29 |
文学院 |
黄录良 |
实用电视摄像教程 |
陕西师范大学 |
2016年6月 |
30 |
文学院 |
张璐 |
新编普通话训练指导与水平测试教程 |
吉林出版集团 |
2016年6月 |
表八 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省级优秀教材获奖一览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姓名 |
学院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获奖等级 |
1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何宁 |
机械学院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13年11月 |
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
2 |
线性代数 |
邓方安 |
数计学院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3年6月 |
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
4.实践教学
根据学校本科培养方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要求,学校着力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创新能力。以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以师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抓手,通过加强学生参赛过程训练,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2015年继续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师生广泛参与,全年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6年学校投入2307.7万元,用于学校本科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和建设工作,改善了实验条件,为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合作广度。目前,学校建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38个,其中专业实习基地56个,教师教育类实习基地36个,生产实习基地46个。
5.毕业论文(设计)
学校按照《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细则》等管理规定要求,严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2016届共有5467名本科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其中5448名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31篇。
6.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学校制订《陕西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及任务,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积极探索实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1年我校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依托会计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 4个试点专业,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新途径,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2016年7月共有660余名学生参加实验班学习,其中242名学生毕业。
(2)整合内外资源,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2014版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构建“基本素质平台+专业能力平台+能力拓展平台”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一方面校内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创业设计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当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等创新创业类课程,另一方面,引进校外尔雅在线课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资源。学校还出台文件,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2学分),纳入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范围。
(3)突出个性培养,完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一是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二是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三是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四是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在学位授予中冲抵重修学分制度。如:获得过国家级学科竞赛个人一等奖或者集体一等奖前五名者,减免50个重修学分,增加课程平均学分绩点 0.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本专业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作品)独立完成者,减免 50 个重修学分,增加课程平均学分 绩点 0.3;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本专业领域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品),独立完成者减免15个重修学分,增加课程平均学分绩点0.2等等。
(4)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学校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学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校内资源整合、专项资金建设、校企合作共建,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平台。
截止2015年,学校完成对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计算机实训平台等的改造;建成经管类实验实训平台、教师教育专业实训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GE项目、3D打印实训平台等公共实验实训平台5个;建成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5)实施项目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我校制定《陕西理工学院本、专科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陕西理工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等文件,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设置相应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活动。
2015年学校学科竞赛立项39项,支持经费60万元,相比2014年增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96项,其中省级18项,国家级35项,支持经费29.17万元。相比2014年项目和经费投入均有所增加。
2015年本科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技能竞赛省级以上奖励600余项,获奖1200余人次,发表论文144篇,获得专利173项。
表九 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大学生学科竞赛立项项目一览表
序号 |
竞赛名称 |
校内组织单位 |
1 |
“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 |
电气学院 |
2 |
“永冠杯”第七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
材料学院 |
3 |
徕卡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
材料学院 |
4 |
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 |
材料学院 |
5 |
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 |
材料学院 |
6 |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
管理学院 |
7 |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管理学院 |
8 |
陕西省第七届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 |
管理学院 |
9 |
第五届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 |
管理学院 |
10 |
第四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 |
管理学院 |
11 |
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管理学院 |
12 |
2016年第八届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 |
管理学院 |
13 |
2016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
机械学院 |
14 |
2016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机械学院 |
15 |
工业设计大赛 |
机械学院 |
16 |
2016全国3D大赛 |
机械学院 |
17 |
西北地区师范生技能大赛 |
教科学院 |
18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
经法学院 |
19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法知识竞赛 |
经法学院 |
20 |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
经法学院 |
21 |
2016年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数计学院 |
22 |
2016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数计学院 |
23 |
2016年(第9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数计学院 |
24 |
201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数计学院 |
序号 |
竞赛名称 |
校内组织单位 |
25 |
2016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数计学院 |
26 |
2016年甲骨文杯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 |
数计学院 |
27 |
2016年“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数计学院 |
28 |
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
数计学院 |
29 |
2016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 |
体育学院 |
30 |
2016年陕西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 |
体育学院 |
31 |
2016年陕西省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 |
体育学院 |
32 |
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 |
土建学院 |
33 |
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杯BIM算量大赛 |
土建学院 |
34 |
2016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
土建学院 |
35 |
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外语学院 |
36 |
2016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阅读大赛 |
外语学院 |
37 |
全国导游服务技能大赛 |
文旅学院 |
38 |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
文旅学院 |
39 |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技能竞赛 |
文旅学院 |
40 |
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 |
文旅学院 |
41 |
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 |
文学院 |
42 |
大学生微电影大赛 |
文学院 |
43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文学院 |
44 |
“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
文学院 |
45 |
2016年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暨自制教具与实验设计大赛 |
物电学院 |
46 |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 |
物电学院 |
47 |
全国大学生音乐类五项全能比赛 |
艺术学院 |
48 |
陕西省舞蹈大赛 |
艺术学院 |
表十 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经费(元) |
备注 |
1 |
汉水农庄?汉山红红茶系列产品开发和互联网营销模式研究与实践 |
创业实践 |
5000 |
国家级 |
2 |
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3 |
基于3D打印的工艺品设计与开发 |
创业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4 |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种植与推广服务的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5 |
压蜡模模具设计及3D打印工艺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6 |
基于GPS/GSM的风力发电机故障报警系统的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7 |
钻头后刀面插补式线切割成型机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8 |
风力发电多功能逆变器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9 |
秦巴山区绿茶产地重金属污染调查及阻控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0 |
汉江水域汉中段水污染源研究实践方案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1 |
基于学生视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提升途径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2 |
小型膨化食品3D打印机的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3 |
小型助力起重转运小车研发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4 |
尾矿多孔砖的性能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5 |
基于以太网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6 |
“互联网+”教育下的高校作业管理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7 |
臭氧发生及无线多点检测装置的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8 |
汽车驾驶模拟器升级改造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19 |
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技术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0 |
新型智能温敏类弹性蛋白多肽药物载体的开发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1 |
基于WIFI传输的多功能室内灰尘浓度检测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2 |
无级变速电刷镀装置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3 |
“便利家果蔬园”APP项目的开发研究——以西安、渭南、汉中三市为例 |
创业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4 |
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测量装置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5 |
知-情交互视角下的汉中旅游网络口碑传播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6 |
PMMA冷聚合工艺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7 |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8 |
基于基因表达谱的特征基因混合选择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29 |
自行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数字化样机设计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30 |
视觉文化背景下褒斜蜀道数字影像保护研究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31 |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云课堂发展现状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
创新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32 |
互联网+微高校APP开发设计研究 |
创业训练 |
5000 |
国家级 |
33 |
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陕南山区为例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34 |
秦巴山地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35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南乡村公共空间的建构研究——以汉中郊区乡村为例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36 |
陕理工信息E站官方微信平台建设与推广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37 |
汉中地方舞蹈文化研究与创作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38 |
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视频采集系统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39 |
基于互联网的陕南山体滑坡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0 |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及经历调研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1 |
导师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实证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2 |
水热碳化木屑的制备及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3 |
汉中地区桔园土壤硒元素含量分析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4 |
青少年体育践行强身模式 |
创业训练 |
3000 |
省级 |
45 |
功能化磁性SBA-15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6 |
儿童智能输液安全座椅设计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7 |
关于土体联结作用的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8 |
全球本土化理论指导下的笔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49 |
二维码智能动态显示装置及其在发电厂变电所定位监控中的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0 |
控制油茶果实大小关键基因的筛选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1 |
“魅力青春”校园数码影像制作工作室商业化运作训练 |
创业训练 |
3000 |
省级 |
52 |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养老平台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3 |
快响应温度控制器研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4 |
基于互联网+的快递分拣设备研发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5 |
全地形六瓣可变形车轮的研究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6 |
金属多孔材料连续成型搅拌器设计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7 |
基于以太网的立体车库监控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8 |
陕西景区景观植物辨识APP设计 |
创新训练 |
3000 |
省级 |
59 |
花青素中天竺葵色素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0 |
陕西普通高校MOOC发展现状调查 |
创新训练 |
1200 |
校级 |
61 |
有机硅改性玻化微珠/废有机玻璃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2 |
电子病历的加密和密文搜索方案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3 |
全球化趋势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以陕西高校为例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4 |
基于ArcGIS的汉中最美油菜花观赏点旅游信息平台建设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65 |
METTL21C基因抑制肌肉萎缩疾病的鸡源细胞模型构建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6 |
基于GPS儿童老人防走失智能报警系统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67 |
基于几何形态影响的复杂沙泳运动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8 |
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69 |
基于互联网的机械零件3D打印技术研究与实施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70 |
亲职学堂——学前儿童亲职教育网络平台开发研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71 |
陕西高校秘书学专业就业现状与趋势训练项目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72 |
基于Android系统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APP设计与开发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73 |
中学生互动学习平台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74 |
微波辅助提取紫藤花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75 |
CIIR/CR/Q共混硫化胶阻燃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76 |
黑米花青苷软胶囊加工工艺的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77 |
基于Arduino的腰部护理仪的设计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78 |
数控机床附件-高精度自定心中心架设计与研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79 |
茶皂素复配天然抗菌洗手液研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80 |
基于热舒适改善的陕南传统民居营造策略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81 |
基于体育视角下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模式构建研究 |
创新训练 |
1200 |
校级 |
82 |
摩擦焊机在线去余量装置设计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83 |
基于ZigBee技术的LED教室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84 |
陕西省公共标识英语翻译咨询服务中心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85 |
基于WiFi与GPRS的远程生理参数测试仪的研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86 |
魔芋精粉黏度降低原因及抑制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87 |
储能筒大规格弹簧扭矩检测装置设计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88 |
公交投币“小精灵”的研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89 |
绿色节能建筑在陕西户县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性分析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90 |
发挥体育功能正确影响大学生构建现代媒体资源良性传播途径 |
创新训练 |
1200 |
校级 |
91 |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语言和文化综合应用能力的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92 |
“互联网+”陕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93 |
基于物联网的病人呼叫系统研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94 |
基于含氮、羧基混合配体构筑的微孔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95 |
关于华阴老腔的纪录片创作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96 |
旅游线路智能优化APP研发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97 |
城市道路临时停车显示装置及移动互联扫码提醒系统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98 |
中小型城市路边车位信息化管理 |
创业训练 |
1800 |
校级 |
99 |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厂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发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100 |
基于智能手机的人体健康管理软件的开发与设计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101 |
大学生校园创业法律服务工作站 |
创业训练 |
1200 |
校级 |
102 |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英文双语亲子阅读馆创业实践 |
创新训练 |
1200 |
校级 |
103 |
TiNi(SMA)储能焊连接工艺研究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104 |
儿童创造力与幼儿园壁画设计理念与方案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105 |
光伏发电升压开关变换器研制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106 |
基于管理的AME咨询创业训练项目 |
创业训练 |
1200 |
校级 |
107 |
基于移动终端的二维码实验指导书 |
创新训练 |
1200 |
校级 |
108 |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109 |
基于TMS320DM642的视频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 |
创新训练 |
1800 |
校级 |
110 |
油菜抗病基因类似物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
创新训练 |
1500 |
校级 |
四、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与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相关政策措施
依据《陕西理工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地位,切实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明确校院两级党政一把手是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学校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2015年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11次,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走访调研70余人次,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问题。学校坚持学校领导、主要职能部门联系教学一线制度,学校领导还经常性的参加各类常规教学检查和专项检查,深入课堂了解本科教学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015年11月,学校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就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总结“十二五”期间我校在教学工作各方面发展和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要求全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五大工程”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推进综合改革。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按照《陕西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实施方案》要求,强化健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已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监控三支队伍建设,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听课评教队伍、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检查和专项调查工作,多渠道获取教学环节、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的工作信息,为保障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2)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根据教学运行的实际需要和新形势要求,2015年学校修订了《陕西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制定颁发了《陕西理工学院本科生转学实施细则 》、《关于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的通知》,并对18个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制度编制情况进行调研,推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学校依据教学管理相关制度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通过组织随机教学检查、常规教学检查、专项教学检查,监控教学运行与教学质量。依据《陕西理工学院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从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和排名,每年对全校18个教学单位进行考核;依据《陕西理工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2013、2014、2015年度学校分别对4人次、10人次、1人次进行了教学事故认定处理。
学校坚持教学督导制度,2015-2016学年16位教学督导共听课771节次,听课评教成绩优良率93.52%。
学校各教学单位均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教学工作情况,反馈教学信息。2015-2016学年度学生网上评教参与率98.30%,评教平均分95.88,相比2013、2014学年度学生参评比例和评教平均分均有所提高。
3.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教学评估情况
(1)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2015-2016学年,学校65个本科专业共开设课程2681门,符合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945人,专任教师1271人,生师比16.48:1,教师数量较为充足。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42万元,生均1.397万元;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87767平方米,生均23.97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11.78平方米;学校馆藏各类图书214.4万册,生均105.4册,教学基本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015年学校投入教学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4773.29万元,生均2346元;本科实验经费953.92万元,生均469元;本科实习经费656.6万元,生均323元,教学经费保障较为充足。
(2)开展教学评估情况
根据省教育厅和巡视诊断工作要求,结合巡视诊断专家组对我校诊断意见,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了《巡视诊断整改提高方案》和《巡视诊断整改落实工作报告》,针对专家提出的三化问题和学校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提出“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工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学校发展动力”五项措施,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5年5月学校印发《陕西理工学院关于做好审核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校按照审核评估工作的原则要求,以提高教学资源条件保障的有效度、提高教学运行管理的有效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
2015年12月学校印发《陕西理工学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组织召开专业认证培训会,开展专业认证调研和培育,启动我校专业认证工作。
学校继续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第三方评估,完成2015届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评价呈上升趋势,近两届校友推荐度高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校友满意度连续四届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在教学方面,我校2013届-2015届毕业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评价持续上升,2013届-2015届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重要度评价基本稳定,满足度评价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届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就业稳定性、校友满意度均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在非失业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均低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
五、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校组织了2016届毕业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作,毕业生参与率为94.27%,其中毕业生对教学满意的占84.12%,较满意的占13.41%,两项合计97.53%,高于2014届、2015届。
麦可思数据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校2013届-2015届毕业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分别为74%、79%、83%)持续上升, 2013届-2015届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重要度评价(分别为79%、76%、77%)基本稳定,满足度评价(分别为64%、69%、69%)整体呈上升趋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开展效果不断提升,毕业生对于教学培养过程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更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领域的需要。
我校2013届-2015届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总体满足度(分别为81%、82%、82%)、核心知识总体满足度(分别为80%、82%、81%)均基本稳定,且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分别为81%、82%、82%,核心知识满足度分别为80%、81%、81%)相比均基本持平。学校育人工作整体成效持续稳定,能力知识培养满足实际工作岗位和升学的需求。
2.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
依据《陕西理工学院本、专科培养计划》、《陕西理工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陕西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学校对2016届5467名本科的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进行了审查,共有5448人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毕业率为99.65%;5369人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率为98.21%。
3.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2016届毕业生共有375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4.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毕业生成就等
201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5467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39%。学校在2016年暑假和组织招聘会期间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4份,其中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能力评价为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占90%。
2016届各专业就业率见下表:
表十一 陕西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专业就业率统计表
序号 |
专业 |
毕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90 |
185 |
97.37% |
2 |
财务管理 |
116 |
116 |
100.00% |
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124 |
115 |
92.74% |
4 |
地理科学 |
43 |
43 |
100.00% |
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86 |
182 |
97.85% |
6 |
电子商务 |
58 |
55 |
94.83% |
7 |
电子信息工程 |
133 |
128 |
96.24% |
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88 |
83 |
94.32% |
9 |
对外汉语 |
39 |
39 |
100.00% |
10 |
法学 |
91 |
86 |
94.51% |
1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71 |
71 |
100.00% |
12 |
工程管理 |
101 |
98 |
97.03% |
13 |
工商管理 |
66 |
62 |
93.94% |
14 |
工业工程 |
64 |
63 |
98.44% |
15 |
工业设计 |
68 |
54 |
79.41% |
16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42 |
41 |
97.62% |
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86 |
79 |
91.86% |
18 |
汉语言文学 |
209 |
202 |
96.65% |
19 |
化学 |
57 |
56 |
98.25% |
2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5 |
55 |
100.00% |
21 |
环境工程 |
33 |
33 |
100.00% |
22 |
环境科学 |
38 |
38 |
100.00% |
23 |
会计学 |
179 |
176 |
98.32% |
2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64 |
248 |
93.94% |
2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4 |
131 |
97.76% |
26 |
建筑学 |
72 |
70 |
97.22% |
27 |
教育技术学 |
53 |
47 |
88.68% |
28 |
金属材料工程 |
132 |
127 |
96.21% |
29 |
经济学 |
87 |
73 |
83.91% |
30 |
历史学 |
70 |
66 |
94.29% |
31 |
旅游管理 |
72 |
68 |
94.44% |
32 |
美术学 |
75 |
72 |
96.00% |
33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88 |
83 |
94.32% |
34 |
人力资源管理 |
73 |
70 |
95.89% |
35 |
日语 |
32 |
31 |
96.88% |
36 |
社会体育 |
54 |
50 |
92.59% |
37 |
生物工程 |
68 |
63 |
92.65% |
38 |
生物科学 |
50 |
48 |
96.00% |
39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75 |
74 |
98.67% |
40 |
市场营销 |
63 |
60 |
95.24% |
4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113 |
111 |
98.23% |
42 |
思想政治教育 |
77 |
76 |
98.70% |
43 |
体育教育 |
75 |
67 |
89.33% |
44 |
通信工程 |
122 |
117 |
95.90% |
45 |
图书馆学 |
29 |
25 |
86.21% |
46 |
土木工程 |
124 |
117 |
94.35% |
47 |
网络工程 |
69 |
66 |
95.65% |
48 |
文秘教育 |
40 |
39 |
97.50% |
49 |
物理学 |
68 |
59 |
86.76% |
50 |
物流管理 |
128 |
124 |
96.88% |
5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73 |
67 |
91.78% |
5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72 |
72 |
100.00% |
53 |
艺术设计 |
110 |
94 |
85.45% |
54 |
音乐学 |
122 |
121 |
99.18% |
55 |
英语 |
160 |
155 |
96.88% |
56 |
应用化学 |
81 |
81 |
100.00% |
57 |
应用心理学 |
81 |
71 |
87.65% |
58 |
运动训练 |
91 |
88 |
96.70% |
59 |
自动化 |
118 |
118 |
100.00% |
60 |
舞蹈编导 |
28 |
23 |
82.14% |
61 |
学前教育 |
87 |
83 |
95.40% |
麦可思数据公司对我校2015届毕业生调查统计, 2013届-2015届均有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分别为53.1%、59.9%、57.3%)。2015届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10.3%)、“财务/审计/税务/统计”(7.0%)、“建筑工程”(6.9%)、“计算机与数据处理”(6.7%)类职业,我校为本地区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收入、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就业质量较往年有所提升。2013届-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分别为3152元、3374元、3611元)呈上升的趋势,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分别为3447元、3649元、3907元)的涨幅基本一致。2015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程度(59%)较上届(55%)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45%、45%、46%)呈上升趋势。
5.体质测试达标率
2015-2016学年我校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83.8%。
六、特色发展
1.结合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专业标准制定工作,2015年学校全面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核心课程质量标准。
专业课改革按照“整合课程、强化实践、夯实基础”的思路,对教学内容相同、相近的课程进行了整合优化,减少交叉重复;对同一学科基础(专业大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打通设置;加大专业类课程的实践内容部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2. 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先后制定《陕西理工学院创新学分管理办法2011》、《陕西理工学院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2012》、《陕西理工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2013》、《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14》等文件,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设置相应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活动。
从2005年起,我校自筹经费近30万元,率先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UIPP)”,完成立项研究256项。2012年起,学校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几年,校级项目共立项400余项,省级以上200余项。近年来投入专项经费340余万元,资助大学生学科竞赛、科技活动项目40余种,组织参与或举办各类大学生校内外创新实践300余次。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背景的教师数量不足;
二是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尚未建立。
2.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稳定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和能力的教师团队。
(1)2015学校年制定《陕西理工学院关于加强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施办法》,在教师个人申请的基础上,学校计划对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240名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2)充分发挥陕南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陕南教师发展中心在制定教师发展分类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做好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并对中青年学术英才和学术带头人进行发展规划评估,全面推进教师在职进修培训计划,不断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加强合作培养,提升教师技能水平。2015年学校与省人社厅、汉中市人社局合作,获批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属4所高校之一),为引进的博士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与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建立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博士后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并联合招收4名博士后。
二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快专业调整与改造步伐,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1)制定完善专业预警与调整退出机制,专业数动态保持在65个。
(2)结合专业办学实际,按照学校发展定位、专业建设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减招、缓招、停招等方式,对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调整改造,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3)2015年招生计划中已对部分生源和就业情况较差专业的实行减招。
附件:陕西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表
陕西理工大学
2017年3月
附件 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表
学校:陕西理工大学 填报时间:2017.3
填报内容 |
2016年 |
备注 |
学生基本情况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本科生 |
19611 |
|
硕士生 |
410 |
|
博士生 |
/ |
|
专科生 |
/ |
|
毕业生 |
当年应届本科生毕业人数 |
5467 |
|
当年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人数 |
5369 |
|
当年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人数 |
5212 |
|
当年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人数 |
375 |
|
本科生获省级及以上课外竞赛奖励项目数 |
660 |
|
本科生获省级及以上课外竞赛奖励人次数 |
1233 |
|
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 |
83.8% |
|
学生学习满意度 |
97.25% |
问卷调查 |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
93.47% |
问卷调查 |
教师数量与结构 |
教师总数量 |
1084 |
|
生师比 |
17.37:1 |
|
职称结构 |
正高级职称人数 |
119 |
|
副高级职称人数 |
284 |
|
中级职称人数 |
591 |
|
初级职称人数 |
90 |
|
年龄结构 |
35岁以下教师人数 |
295 |
|
36-45岁教师人数 |
625 |
|
46岁以上教师人数 |
351 |
|
最高学位 |
博士学位教师人数 |
252 |
|
硕士学位教师人数 |
574 |
|
学士学位教师人数 |
237 |
|
无学位教师人数 |
21 |
|
专业数量 |
全校本科专业总数 |
65 |
|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
65 |
|
当年新增专业数 |
/ |
|
当年停招专业总数 |
/ |
|
课程 |
全校课程总门数 |
2593 |
|
必修课门数 |
1504 |
|
选修课门数 |
1089 |
|
课程门次总数 |
5446 |
|
创新创业选修课门数 |
9 |
|
创新创业选修课门次总数 |
21 |
|
教授授课情况 |
教授总人数 |
119 |
|
在岗教授人数 |
119 |
|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人数 |
116 |
|
教授独立讲授的课程门次数 |
426 |
|
合代课中教授承担的课程门次数 |
37 |
|
仪器设备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
总值 |
30118.64 |
|
生均 |
1.46 |
|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
1676.64 |
|
图书 |
总册数(万册) |
216.52 |
|
生均册数 |
104.78 |
|
电子图书种数 |
165.62 |
|
电子期刊种数 |
10980 |
|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
总面积 |
487767 |
|
生均面积 |
23.68 |
|
实验室总面积 |
249806 |
|
生均实验室面积 |
12.73 |
|
经费投入 |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万元) |
3650.52 |
|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
1003.85 |
|
实践教学经费 |
总值(万元) |
1610.52 |
|
生均(万元) |
0.08 |
|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数量 |
13 |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数量 |
6 |
|
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个数 |
10 |
|
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或精品资源共享课数量 |
19 |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量 |
7 |
|
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 |
6 |
|
学生毕业要求的平均总学分数 |
哲学 |
/ |
|
经济学 |
190.75 |
|
法学 |
194.50 |
|
教育学 |
193.80 |
|
文学 |
195.17 |
|
历史学 |
206.50 |
|
理学 |
197.67 |
|
工学 |
202.93 |
|
农学 |
/ |
|
医学 |
/ |
|
军事学 |
/ |
|
管理学 |
201.00 |
|
艺术学 |
197.70 |
|
学生毕业要求的平均实践学分比例(%) |
哲学 |
/ |
|
经济学 |
21.63 |
|
法学 |
22.88 |
|
教育学 |
29.67 |
|
文学 |
24.64 |
|
历史学 |
26.88 |
|
理学 |
33.90 |
|
工学 |
33.43 |
|
农学 |
/ |
|
医学 |
/ |
|
军事学 |
/ |
|
管理学 |
31.05 |
|
艺术学 |
24.43 |
|
学生毕业要求的选修课学分比例(%) |
哲学 |
/ |
|
经济学 |
18.45 |
|
法学 |
17.56 |
|
教育学 |
14.87 |
|
文学 |
15.81 |
|
历史学 |
19.85 |
|
理学 |
19.32 |
|
工学 |
15.14 |
|
农学 |
/ |
|
医学 |
/ |
|
军事学 |
/ |
|
管理学 |
13.88 |
|
艺术学 |
1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