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综合信息 | 部门概况 | 本科招生 | 教学研究 | 专业建设 | 人才培养 | 实践教学 | 监控与评估 | 政策与制度 | 资源共享 | 办事流程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2018-05-25 11:22   审核人: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各教学单位:

现将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安排

根据《关于进行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工作检查的通知》(陕理工教〔201812 号)安排,教务处、学校教学督导室在第九周至第十一周组织进行了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各教学单位第九周至第十周开展了自查工作并按时提交了自查报告。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通过随机看课听课、抽查试卷等方式对上学期教学档案资料和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并现场查阅了相关教学资料。

二、检查情况

(一)教学运行

前十周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实验开出正常,各类实习、实训进展顺利,无重大教学事故及影响正常教学运行秩序的事件发生,全校教学运行秩序正常。

(二)教学管理

各教学单位领导班子积极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教研室(系)教学法活动开展正常,教学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执行有力。

截至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13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外国语学院召开了7次教学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物电学院召开了5次教学专题会议,会议记录详实;体育学院召开了4次教学专题会议,学院党政领导带领学院办公室和学办有关人员联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督查,学院办公室在第8周对教师的课堂考勤点名册进行统计,对不按时上课,旷课达到1/3总学时的学生,采取学业警告,取消考试资格等处理措施,同时进行公示。

土建学院制定及修订了《土建学院教学督导评阅试卷规程》、《土建学院教师讲课大赛实施办法》、《土建学院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教学管理文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各系于本学期初均制定了教学法活动计划,本学期各系就专业建设、课程建设、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内容深入开展教研活动10次以上,记录详实。

(三)创新创业教育

各教学单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采取不同措施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实施稳步推进,2018年学科竞赛有序开展。

生工学院经过研讨和分析,结合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以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为主体的“导师+项目+团队+产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物电学院专门成立了配套的组织机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积极倡导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积极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工作之中,2018年通过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投入119.8万元建设电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投入84万元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实验室继续对全校学生开放,北区创新实验室安排2名指导教师、南区创新实验室安排4名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与答疑,学生随时可以向指导教师进行问题求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客工作坊24小时对学生开放,为相关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活动进行培训指导,提供场地、设备、工具和耗材等一切便利条件,同时在 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面向一、二年级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理论讲授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创意与创新基础”公共选修课。

数计学院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今年获批校级立项 11 项,同时认真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截止目前,已完成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校赛选拔工作,将推荐67项参加西北赛区竞赛,在寒假期间参加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10 项的成绩。2018420—22日文学院秘书学20164名学生代表我校参加了全国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单项团体一等奖一项、总成绩二等奖、6个个人单项奖的佳绩。

(四)专业建设、专业评估、认证情况

各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和培育项目的教学单位,均根据本单位的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教学单位积极申报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学校组织开展了评审工作,并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评选出“教育技术学”等10个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

土建学院召开了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工作动员大会,工程管理系按照三级评估指标对相关工作作了安排和说明,目前评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物电学院确定了物理学系重点立项建设的4门精品课程 ,电信系、通信系至少立项建设3门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目前正在推进当中。

各教学单位已组织专业、系部(中心)、教研室负责人认真学习《陕西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对照方案提出的整改任务和整改措施进行任务分解并落实。

(五)教师教学

各教学单位教学日历、教学进程表等教学过程材料完整,有相应次数的作业、实验报告并进行了批改,有相应的辅导答疑安排,开展了教师听课评教工作,能按照要求开展教学工作。

(六)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

各教学单位能主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体育学院实行领导教学检查值周制度,每周值班领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检查。

各教学单位领导班子、教学督导、教师同行听课评课情况良好。机械学院前10周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系室主任、教师听课次数分别为21人次、80人次、32人次、26人次,共计159人次。

各教学单位信息员工作情况正常,信息员队伍稳定,能及时向本单位反馈教师教学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各教学单位能积极开展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自查和整改工作,档案资料目录制定情况良好,大部分教学单位统一进行档案管理。

各教学单位能按照本单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落实各阶段任务。管理学院、材料学院、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学院、文旅学院等,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通过比赛活动,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心得,分享好的教学方法,使大家相互学习,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存在问题

(一)教学管理

教学单位教研室(系)开展教学法活动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单位开展活动次数较少,研讨记录过于简单,内容较乱,且少有专门的教学法研讨活动。部分单位领导没有进行专题讨论、研究教学问题,教研活动仍停留在表面,未有实质性进展。

(二)教学运行

1.本学期前十周全校办理调停课教师人数达到155人(共计312节),调课比例为34%,比例偏高;教师个人参会、出差是调停课主要原因。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前十周调停课情况统计表

学院

本学期上课教师数

调课人数

调课节数

调课比例

经法学院

35

11

17

49%

教科学院

30

9

34

113%

体育学院

65

11

26

40%

文学院

54

8

15

28%

外语学院

76

10

15

20%

文旅学院

36

3

4

11%

艺术学院

60

5

14

23%

数计学院

92

15

28

30%

土建学院

42

11

14

33%

管理学院

59

23

60

102%

化学学院

49

9

11

22%

生工学院

31

10

22

71%

材料学院

41

7

7

17%

机械学院

66

0

0

0

电气学院

29

2

5

17%

物电学院

73

6

8

11%

马克思主义学院

78

15

32

41%

合计

916

155

312

34%

2.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实验教学。个别教师实验教学存在迟到早退现象,且未完全按照实验计划上课,随意调整实验内容。

2)个别单位未完全按照分组人数进行实验,存在上课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人数少的现象,无法确保指导效果。

3)个别教师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个别单位存在随意调整实验课上课时间和地点的情况。

(三)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指导

目前,各教学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程度不深,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突破不明显。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停留在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层面上。部分学科竞赛层次低、组织不到位、过程管理不扎实、学生参与率低、受益面小、教师未按照要求进行赛前培训等。

(四)专业建设、专业评估、专业认证

个别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进度缓慢。部分学院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尚未启动。部分学院对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研究国标、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相关标准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单位尚未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五)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

个别教学单位对学校抽查的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整改不到位,仍有少数试卷存在材料完整性、试卷装订规范性、命题科学性、质量分析有效性、批阅合理性等方面的问题。

四、建议和要求

(一)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各教学单位要形成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以及基层教学组织定期开展教学法活动的制度,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各个教学基本环节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质量标准,保证教学运行秩序的正常,认真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严格控制开会、出差等原因的调课。

(二)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各教学单位要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重点是帮助教学能力较差、学生反映问题较多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法活动,加强对教师教案、多媒体教案的审核,认真开展同行听课评教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各学院应严格学生到课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得指导学生学习。

(三)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各教学单位要以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系统设计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寻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路和举措,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各单位要规范学科竞赛管理,强化过程监督,注重赛前培训环节,逐步提高竞赛水平,积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四)作好学生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各教学单位要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培养计划、课程性质、课程安排、和学习方法、专业前景、从业要求等方面,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确定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在对自身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规划。

(五)进一步规范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

各教学单位要加强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管理,依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单位试卷命题、考试、评阅、装订具体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注重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在课程考核工作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试卷命题及质量分析的审核,质量分析应注重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要提出解决办法和思路,切实提高试卷质量。要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命题严格把关,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

(六)再次梳理审核评估整改任务,确保工作按时完成

各教学单位要根据《陕西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陕理工校发〔2017212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整改任务,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责任到人,确保整改任务在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

                                               

教务处

2018525

关闭窗口
质量工程专栏  

 

* 特色专业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精品课程
* 精品教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Copyright ? 2010 - 2016 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723000